今年的中學文憑試歷史科考試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,其中卷二共設有七條題目,讓考生可自由選擇兩個來回答。這些題目都涉及到不同的主題,包括香港經濟發展、中國外交關係、二戰對日本的影響、極權主義與巴黎和會、以阿關係、國際社會合作及近代歷史發展等。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優勢,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題目來回答。
相對於卷一,卷二的題目有所不同,更注重掌握重點內容以及相關知識點。從考生的反應中可以看出,今年試題相對來說直接,只要掌握了相關知識點,就可以輕鬆應付考試。但也有老師提醒考生,部分題目的提問字眼或考核內容較為罕見,需要更加細心和專注。
例如,第一題要求考生論述香港經濟發展與城市化的互補關係,其中的「城市化」一詞相對於往年比較新穎,學生可能會因此減分。第二題則要求考生評論1978年起中國如何加強與其他亞洲國家關係,與以往試題的區別在於涉及到更多的亞洲國家,題材更具深度。而第四題問及極權主義興起是否是破壞巴黎和會決議的主要因素,需要考生掌握相關歷史背景和知識點才可答對。
在卷二的題型方面,以比較題、直述題及立場題為主,其中第七題是開放式的,可讓考生自由發揮,只需引用合適的史實再加以論證便可。總體上來說,今年的卷二題目較為直接,但還是需要考生對歷史知識有一定掌握、理解和應用能力,才能夠更好地應付考試。
這次的歷史科考試涵蓋了許多不同的主題,以最新的歷史發展為背景,考察學生對於各個時代的了解和評價。從中可以看出,歷史科在當今社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,因為了解歷史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現在和未來,從而更好地應對挑戰和問題。這也提醒著我們,要不斷學習歷史知識,從中吸取經驗教訓,為自己的未來打好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