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學文憑試(DSE)中史科昨日考完,今年的試題涵蓋了古代與近代中國的歷史,包括漢武帝的新經濟政策、孝文帝的漢化政策、文化大革命與改革開放等。今年,DSE中史科依舊沒有設置必答題,讓考生有更多自由度,但這也帶來了一些考生的心理壓力和迷茫感。有些考生不敢回答文革相關題目,因為他們擔心這些題目被認為是有危險性的,有些則覺得難度較大,因為題目涉及的時間線和知識點較多。
然而,教師認為考生過於憂慮,並預計明年開始逐步減低選答自由度,考生將難以「偏讀」並迴避試題。這也提示考生們需要對整個範圍有全面的了解,避免因擔心某些危險題目而漏過重要的內容。
DSE中史科今年有大約5900人報考,過去該科目在卷一中設有必答題,但今年因應新冠疫情精簡考試要求,繼續刪走卷內必答題,考生可選題作答。而卷一的古代史考試問題涉及到了北宋前期措施、漢武帝的新經濟政策、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政策等,而近代史則對第一個五年計劃、文化大革命、改革開放等進行了探討。
有考生在考前收到老師的提醒,稱若遇到有危險性的題目,就要看看這些事件的好與壞,自行決定是否回答。而於東區試場應考的翁同學表示,沒有選答文化大革命和改革開放相關的題目,因為認為這些題目難度較大,但另一名伍同學則因網課下的遊魂狀態,沒有完全溫習宋元明清的歷史。
DSE中史科教科書涉及了相關部分的林彪和孔子的歷史,而過往考試報告也指出考生多選答古代史,這是一個正常現象。因此,教科主任徐曉琦稱,今年試卷的難度如以前一樣,對於考生避答文革「批林批孔」題目的行為,他認為不必過分擔憂。而DSE中史科明年開始將逐步回復疫情前的考試要求,減低選答自由度,並要求考生選擇一個問題關於晚清至改革開放歷史,這也讓教師不建議考生「偏讀」或貼題。
總之,DSE中史科的考試對考生有一定的挑戰和難度,需要考生全面了解歷史範圍,並在準備過程中不偏頗和有無限制的思維進行準備。